據廣西雲客戶端報道,8月18日,柳州市商務局作為螺螄粉產業發展牽頭部門,與李子柒品牌達成戰略產業合作關系,雙方攜手深耕螺螄粉產業。當天,李子柒螺螄粉宣佈,將在柳州投資建廠。

李子柒,民族美食的短視頻創作者。她的關註度可用數字來體現:去年12月6日,《人民日報》發表文章《文化走出去,期待更多“李子柒”》,兩天後,話題“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”在微博的閱讀量超過8億。

螺螄粉,柳州特色地方小吃。它的熱度同樣可通過數字來反映:微博上關於柳州螺螄粉的話題長盛不衰,今年有關話題10次登上熱搜,閱讀量超10億。

如今,兩大網紅牽手,人們在李子柒螺螄粉 將成為“李廠長”的時候,難免有點好奇:兩者何以結緣?

先從螺螄粉這頭說起。我國的民間特色食品很多,柳州螺螄粉並不是從來都火的。為瞭讓螺螄粉走出柳州、走出廣西,2010年,柳州市政府制定瞭“螺螄粉進京項目”。這個扶持舉措當時並沒有帶動螺螄粉快速“起飛”,但沒關系,繼續沖、繼續拼。終於,內功煉好瞭:產品質量標準實現統一,預包裝技術變得成熟;外力也來瞭:電商經濟一日千裡,社交媒體得以普及。螺螄粉,在短短幾年間紅遍中國、香飄世界。

但柳州螺螄粉產業還缺少具有IP效應的“頭部品牌”,一直都缺。

去年10月,一傢螺螄粉企業開始跟李子柒合作,所推出的聯名款螺螄粉3天賣出瞭500萬包。這就再次證明,借助外力可致雙贏。

螺螄粉自身是網紅,怎會不懂網紅李子柒螺螄粉成分的影響力?所以兩者牽手毫不意外。當然,並不是說兩者合力就一定能成功打造“頭部品牌”,而是說敢沖敢拼、苦練內功、善借外力的柳州螺螄粉產業,理所當然會選擇這條路。若無李子柒,也會選擇其他人;此次不成功,也會努力嘗試下一次。

再說說李子柒那頭。李子柒到柳州開廠的消息傳開後,一些網友並不支持。他們最大的疑惑是,李子柒是“仙風道骨”式的人物,傳說中的“世外高人”,涉身螺螄粉產業不是自毀“人設”嗎?

可是,從2015年起制作、發佈短視頻開始,李子柒螺螄粉評價就不是一個“不食人間煙火”的人物。恰恰相反,她搭上互聯網快車,組建團隊運作,奔走於高度商業化市場中,從未拒絕自己在網絡上熱起來、火起來,一直和“人間煙火”緊密聯系。而在現實中,“紅人李子柒”要比“隱士李子柒”有價值、有意義得多。

那麼,很自然地,“紅人”李子柒和“紅貨”李子柒螺螄粉煮法走到一起,走向共同的、同時又是各自的更光明未來。由此我們不難明白,柳州螺螄粉產業的發展特質和李子柒的前行軌跡,構建瞭兩者結緣的基礎。

這個話題,其實還可以延伸下去——一方面,螺螄粉和李子柒,其實都不常有,背後有來自自身和相關各方的諸多努力,想克隆並不容易;另一方面,螺螄粉和李子柒,其實也可以常有,並不是非要紅得像螺螄粉、李子柒那樣才叫成功。一分耕耘總有一分收獲,實現自己的小目標,為社會貢獻一點小力量,不是同樣能展現出螺螄粉、李子柒那種精氣神嗎?